定州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定州市农业农村局对政协定州市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     
【字体: 】    打印
王会永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治理工作强度。
 一、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改善农村生态系统污染
 在小麦返青期、玉米播种期等关键节点开展针对性技术指导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在小麦和玉米生产中进行肥料利用率试验,通过试验数据汇总和分析,测算全市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率为42%。制定了主要农作科学施肥指标体系,在全市500个村制作安装施肥建议栏,引导农户科学施肥。围绕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及其新服务,加大集成推广力度。调整施肥结构引导施用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优化施肥方式推广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通过多种途径减少不合理化肥使用,千方百计降低农民用肥成本,为稳粮保供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我市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为96%,全市农用化肥使用量同比下降694吨。
 利用室内培训和利用下乡时间持续进行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宣传培训工作,强化监测预警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增加监测点数与频次,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消长动态,为农药减量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并推广采用杀虫灯、性诱剂、天敌、秸秆还田、深耕等绿色防控技术,同时进行统防统治工作防止病虫害反复传播,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以上,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5%以上。
 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加强对农民和农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2025年谋划培育高素质农民225人,聚焦提升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综合素质素养,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扎实推进畜禽粪污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一)推动种养结合,重构循环链条。创建50家体验式生态农场,按“养殖规模—耕地面积”匹配原则,划定“种养结合区”,要求养殖场周边一定范围内配套种植基地消纳粪污;建立粪污交易平台,鼓励种植户购买粪肥,养殖场通过出售粪污获得收益;培育专业粪污运输、处理企业,形成市场化服务体系;- 政策联动:将粪污还田量纳入耕地保护考核,或与化肥减量补贴、绿色农产品认证挂钩,倒逼种植端利用粪肥。
 (二)分类施策,破解散户治理难题。鼓励散户加入合作社或养殖小区,集中建设粪污收集点,由第三方企业统一处理。开发适合散户的低成本技术,如“粪污+秸秆”就地堆肥、小型户用沼气池,降低治理门槛。并对散户粪污还田、堆肥利用给予现金奖励或农资补贴,激发主动性。
 (三)延伸产业链,提升资源化效益。支持企业对有机肥进行深加工(如添加功能菌剂、制成缓释肥),提高附加值;通过“有机肥+化肥”配施技术推广,提升市场认可度。建设区域性沼液输送管网,或推广“移动罐车+田间贮存池”模式,降低运输成本;鼓励将沼液用于林地、果园灌溉,实现就近消纳。对沼气发电项目给予上网电价补贴,推动沼气提纯为生物天然气并入燃气管网,拓展收益渠道。
 (四)强化政策落地与监管。将补贴重点从“建设”转向“运营”,对粪污处理达标、资源化利用率高的场户给予持续补贴(如按处理量计费);建立“养殖场—处理设施—还田利用”全链条追溯系统,对偷排行为纳入诚信档案;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测设备加强巡查。
 我单位将继续加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力度,指导农民科学安全使用化肥农药,持续开展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提升生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2025年7月20日
 
 
 
 
 
关于本站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定州市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1306820002
冀ICP备07026536号   冀公网安备 130682020000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