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宣村小学总体发展三年规划
塔宣村小学创办于1991年,历经2次扩建、1次改建,现我校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320人,教职工24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66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80平方米。几年的努力发展,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校本课程建设等领域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教师教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师生关系和谐、家校关系优良、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整体风貌,在区域内具备较好的声誉。
未来的三年塔宣村小学着力创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学校,特制定《塔宣村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年9月—2025年8月)。
一、学校课程与教学
(一)领域目标
进一步深化学科教学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塔小好学堂”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施策略
1.通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采取请课程专家、外出专题培训等方式
2.深化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3.重视对教师特长的培养
4.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5.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创新行动
(三)推进计划
2022年8月——2023年9月:丰富学科特色课程内容,形成特色学科的校本课程。
2023年9月——2024年8月:探索特色教育的学科渗透,开展特色教学研讨课,深化学科拓展型课程建设品牌。继续开展校本培训,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
强化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方式的转变,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形成本校课堂教学风格。优化学校多元评价,推进活动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组织相关经验总结或论文交流。扎实开展劳动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开发校本活动课程,申报精品校本课堂。
2024年9月——2025年8月:培养一批批特长学生,在科艺体等多项比赛中成绩突出。
三类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拓展型探究型思想、方法、手段等,使基础型课程教学充满活动。制定拓展型课程教学管理规范,推出若干教学骨干。深化新教育实验系列读书活动,开展老中青教师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
二、教研工作
(一)领域目标
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研影响力。
(二)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教研网络体系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3.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好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三)推进计划
2022年9月——2023年8月:结合学校实际,建设符合学校发展的教研体系
2023年9月——2024年8月:通过培训、听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2024年9月——2025年8月:教师的教研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创建校本教研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特色。
三、德育工作
(一)领域目标
通过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等方法来构建“诗化德育”以德树人的大环境;鼓励参与各级各类班主任评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通过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
(二)实施策略
1.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2.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
3.加强家校合作,拓宽教育领域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5.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三)推进计划
2022年9月——2023年8月:落实德育常规教育,实施全员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多元德育评价,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2023年9月——2024年8月: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和班级主题文化建设评比,做好特色社团建设,完善升级校园网,成立家长学校。积极推进富有塔宣村安小学特色的素养教育德育工程,打造个性德育品牌,为学生提升能力,健康成长,丰盈个性搭建平台。
2024年9月——2025年8月:通过培养德育队伍、深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
四、学校治理
(一)领域目标
在依法治校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和精细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以制度保证学校教育质量高水平;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发展,促进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实施策略
1.深入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走向民主化
2.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
(三)推进计划
2022年9月——2023年8月:构建现代学校基本制度;形成学校和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评价机制;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运作规范,逐步明晰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形成共同价值观和发展愿景。
2023年9月—2024年8月: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继续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
2024年9月—2025年8月:坚持人本、校本和精细管理等现代管理制度的实行,营造“团结协作,优质高效”的管理氛围。
五、教师专业发展
(一)领域目标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力争三年内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各学科均有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实施策略
1.关注教师个体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持续完善,使教师成为自主的变革实践者
2.建设优质、高效,具有品牌特质的教师专业团队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
(三)推进计划
2022年9月——2023年8月:通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评选,优秀教研组建设等活动,把校优质课、全员赛课等课堂教学评比打造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活动,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进一步提升学校已有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2023年9月——2024年8月: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
2024年9月——2025年8月:通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
六、绿色校园
(一)领域目标
在“绿色校园”建设过程中,渗透人文气息和绿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情景相融”,强调与周边环境协调,突出人文特点,凸现文化氛围,寓教育于环境布置中。
(二)实施策略
1、学校分年度、有计划地投入绿化美化资金,发动全校师生参加校园绿化美化工程。
2、加强对绿化成果的管理,养护工作,建立科学管理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把抗旱、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保洁、病虫害防治关口,运用科学、艺术手法修剪乔、灌木,提高植物观赏效果。
3.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在“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原则指导下,努力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体现班级特色,突出学校特点。
(三)推进计划
1. 2022年9月——2023年8月:在劳动基地种植两颗山楂树、两颗李子树和一颗桃树。在操场周边和劳动基地周边栽种金枝槐在学校进门的甬路两边和影壁墙前面增加了12个种植箱,种植月季花10颗,为学校增添色彩。
2023年9月——2024年8月:在保持原有绿化美化水平上,补栽乔木和花草。各办公室,教室摆放盆栽花卉。以达到整个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怡人景色。
2024年9月——2025年8月:在保持原有绿化美化水平上,进行优化设计。营造校园绿色地面文化教育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七、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实施和管理本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将定期召开各级会议,积极学习本规划,以取得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将本规划作为学校内部教育教学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工作中贯彻执行。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
(一)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吕仙凤
副组长:王彦峰
组 员:李盼 高盼 陈晶
三、制度保障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领导小组及成员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四、环境保障
(一)外部环境
协调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庭的关系,努力争取政策支持、财力支持、舆论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创设优越的外部环境。
(二)内部环境
充分发扬民主,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内部环境。
五、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六、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